三分彩

语言
 首页 > 新闻中心 > 技术文章
技术文章

新绿色药业:在中药配方颗粒领域创新前行

浏览次数:7582016/06/04  

新绿色药业:在中药配方颗粒领域创新前行

戳破白色塑料药盒表面的密封包装,将细腻的棕色颗粒从其中倾注到杯子里,再注上适量的 开水,待颗粒溶解、晾凉后便可举杯啜饮。这,可不是速溶咖啡,而是中药配方颗粒——一种不用煎煮的中药。与大包大包草根树皮的传统中药不同,小巧的白色塑 料药盒里分成六个小格子,每格里面是一服药,服用的时候戳破小格表面的包装即可。而调剂这种中药配方颗粒的“智能中药房”更是与传统的中药房大相径庭。全 密闭的白色设备占地极小,工作人员按照设备指示灯将指示的药瓶取出倒置插入下药口,机器便可自动完成出药、封装。

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道地药材经规范炮制加工成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科学提取、低温浓缩、喷雾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的、供医生临床配方使用的单 味中药浓缩颗粒——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试点企业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改变了几千年来中药以根、茎、花、叶、果实等直接入药的习惯, 便于储存、携带、调配、服用,质量稳定可控,没有粉尘污染……堪称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和中药用药方式的革命。它的出现,不仅仅开创了中药的“速溶时代”, 更引领了中医药现代化创新的方向。

中药汤剂的艰难变革
神仙难辨的草根树皮、傻大黑粗的药罐子、烟熏火燎地煎煮、黑苦难闻的药汤——这是人们对中药汤剂的普遍印象。早在汉代,就有人谋求 改变这种近乎“原生态”的剂型。但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水煎饮片仍然是中医临床最重要的用药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汤剂的弊端日益凸显——煎煮麻 烦、携带不便、量大难喝、质量难控……成了中医药发展躲不开、迈不过的一道坎。有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饮片煎煮的汤药,全国中药饮片产量正以年 14%~28%的速度递减。

然而,虽然我国广东的一家药厂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进行过中药汤剂改革的初步探索,但局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等原因,并没有进行下去,反而是我们的东 邻日本和韩国后来居上。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生产多个品种的成方速溶中药,他们称其为“科学中药”,并很快进入全民医保。后来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 开始生产该类产品。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科学中药”的加工厂向我国大陆迁移。

在中药的故乡,中药剂型改革的步伐却落后了!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国中医药界将免煎中药的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1987年3月,原卫生部、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药剂型研制工作的意见》,要求对“常用中药饮片也要进行研究和改革,如制成粉状、颗粒状等,以利于药效的发挥和药材的节 约”。新绿色药业正是在此形势下,以振兴民族医药事业、让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为己任,抓住机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冲进了这场中药现代化变革的 历史洪流。

1997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立项,新绿色药业的前身四川绿色药业开始展开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点研究,并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首批试点生产企业; 次年,原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与绿色药业共同进行了400多味中药的单味颗粒的生产研究。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中药配方颗粒以明显的优势行销海内外,应用人群不断扩大。据统计,当前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已达到四五十亿元人民币, 有专家预测,在未来两年,这一数值或许将达万亿。作为我国中药配方颗粒领域的“先行者”,新绿色药业经过16年的发展,已成为注册资本1.2亿元,总资产 近50亿元,集中药材种植、加工、科研、生产、贸易为一体的专业型股份制医药企业。目前,新绿色药业能生产600多个品种的中药配方颗粒产品。

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

创新是新绿色的灵魂,中药配方颗粒的成功并未让新绿色停下创新的脚步。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4月21日下午,新绿色药业就组织了3支抗震救灾医疗队,携带自主研发的3部流动应急 中药房,配备了解表、平喘、止咳、清热、活血祛瘀等200多个品种的中药配方颗粒,在灾区现场根据中医医师开出的处方进行配方。中药配方颗粒即冲即服,保 证病员在3分钟之内即可服用中药。此次派上大用场的应急中药房其实是在汶川大地震后新绿色药业投入近亿元人民币在其第五代智能中药房的基础上研发的。

流动应急中药房的研发投入成本很高,但能带来的利润却显然不能和投入成正比。“不能上救灾一线,不能应用于急诊,中医药就瘸了腿,在现代社会难以发挥 作用。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宝贵文化,更好地发扬不需要原因,只要有能力,成本再高我们也要投入。”新绿色药业一向以发扬中医药文化、以创新推动中医药发展 为己任。

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原动力,更是新绿色药业的灵魂。作为拥有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平台、四川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新绿色药业始终把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持续快速协调全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研发、使用、储备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取得了中药配方颗粒、精制中药饮片、Am菌肥、彭芎一号等48 项科研成果及专利。同时,公司结合自身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优势,建立了从种植到加工、从研发到质检的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有效 性。

2012年5月,新绿色药业中药配方颗粒剂川芎系列提取物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在彭州市工业开发区开工。开工的项目规划占地255亩,总投资6.9亿元。 项目建成后预计3年内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6.3亿元。高技术带来高品质是新绿色彭州项目的标签,因为新绿色人知道,创新的道路永无止境。

相关链接:

“新绿色”16年创新路

1997年,绿色药业中药配方颗粒项目四川省人民政府立项;

1998年,原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绿色药业共同进行了400多味中药的单味颗粒研究;

2001年,《中药配方颗粒方法学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

2001年,承担成都市第二批重大科技专项《改善配方颗粒溶解性能研究》;

2002年,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中药配方颗粒及精致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2002年,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

2002年,中药配方颗粒超临界萃取车间技术改造项目获得四川省经委支持;

2003年,承担国家863项目《经方理中汤、四物汤及白芷、川芎、大黄、当归、天麻、厚朴6味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规范化示范研究》;

2003年,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获得成都市经委支持;

2003年~2006年期间,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发药机获得国家4项专利,其中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

2005年,《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发药机》获得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

2006年,承担四川省技术改造资金项目《中药配方颗粒及川芎系列提取物产业》;

2008年,承担四川省发改委重大装备项目《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发药机产业化及推广》;

2009年至今,公司开展系列中药配方颗粒推广普及活动;

2010年,承担四川省科技厅成果转化项目《大宗川产道地药材配方颗粒关键技术成果转化》;

2010年,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西南地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大宗中药材综合利用开发技术研究》;

2011年,四川新绿色药业技术中心通过成都市经委企业技术中心评审,于6月认定为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

2011年,承担四川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2011年,启动中药配方颗粒及自动发药机成果转化项目;

2011年,通过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2011年,经四川省科技厅批复,组建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1年,《新型现代饮片及配方颗粒》项目被列为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第三批支持项目;

2013年,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中药领域专项课题《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发药机系统应用研究》。

查看更多(共0)评论列表
暂无内容
我要评论
内容 *
验证码 *
 
扫码进入公众号
三分彩
  • 联系电话:0519-88968880
  • 手  机:18136711288/13806118222
  • 传  真:0519-88968686
  • 电子邮箱:lm@chinalemar.com
  • 联系地址: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锦华路11号
CopyRight © 2020-2024 常州三分彩干燥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495169号 网站地图  所有标签   常州网络公司中环互联网设计制作  免责声明 
三分彩